“莪术”不读“wǒ shù”,正确读音是什么?这个药材名是怎么来的?

“莪术”不读“wǒ shù”,正确读音是什么?这个药材名是怎么来的?

平时,我们在接触中医药知识时,经常会遇到一些奇怪的药材名,很容易读错,今天我们说的这个“莪术”就是其中之一。很多人看到它的第一眼可能都会下意识地读成“wǒ shù”,但其实它的正确读音却是我们完全意想不到的“é zhú”。“莪” 的发音同 “鹅”,“术” 的发音同 “竹” 。

为什么这个中草药的读音这么奇怪呢?下面我们就来好好研究一下。

1、“莪”的含义莪,上下结构,部首是“艹”,一共10画。

《说文解字》中说:“莪,萝莪,蒿属。”

所以,“莪”指的是莪蒿,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,也叫萝、萝蒿、廪蒿,俗称抱娘蒿,叶子像针,花是黄绿色,生长在水边。它的嫩茎叶还能当作蔬菜吃。

《诗·小雅·菁菁者莪》中有云:“菁菁者莪,在彼中阿。”

此外,它还是蘑菇的别名。王祯《农书·百谷谱·蔬属》中有云:“中原呼菌为蘑菇,又为莪。”

2、“术”的读音与含义至于“术”字,我中上一篇文章《原来“白术”不读“bái shù”,正确读音是什么?》中已经详细研究过了,这里就不再赘述了。

3、“莪术”是什么?莪术是一种姜科姜黄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。它的主根茎形状像陀螺,颜色是淡黄色到白色;叶子的形状是长圆形到长圆状披针形,中间常常有紫色的斑点;花亭是从根茎先于叶子长出来的,花序是阔圆形的穗状;苞片是卵形的,下部颜色是绿白色到绿色,上部是紫红色;花冠是白色或粉红色,唇瓣是黄色;花期在4-6月。

莪术在我国的台湾、福建、江西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云南等省区都有生产,印度到马来西亚也有分布。它一般是人工栽培的,野生的非常少。

莪术喜欢潮湿、温暖的环境,害怕严寒和霜冻。它适合在疏松、肥沃、腐殖质多的深厚沙质壤土中栽培。

4、“莪术”名字的由来莪术,原名蓬莪蒁(shù),是一味传奇的中药。相传唐朝初年,李世民征战西戎时,程咬金等人向李世民汇报战况说,将士们因不服水土都病倒了。李世民一听,便赶快请来了西戎当地的大夫为将士们诊治。

大夫说病人太多了,他带的药材不够用,需要回家把徒弟们叫过来帮忙,顺便还要去上山再采些药材,李世民听后马上准许,并派兵护送大夫并帮忙去采药。

大夫带着徒弟和士兵上山采药时,重点教他们识别一种起关键作用的药材,这个药材就是蓬莪蒁。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之下,很快便采够了药材返回了军营。大夫开方煎药,几天后将士们就都痊愈了。

李世民看到后觉得这个药材的药效简直太神奇了,于是就把这个药命名为“莪术”,意思是“能攻克疾病之术”。从此,莪术名声大噪,成了一味备受医者推崇的中药,为无数患者带去了健康与希望。

5、“莪术”的功效与作用据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“蓬莪术、煨木香,治疗一切冷气抢心切痛、发即欲死。久患心腹痛时发者。”

“莪术”的根茎部位入药,它性温、味辛苦,归肝、脾经,具有行气破血、消积止痛的功效。能破血散瘀,消癥(zhēng)化积,行气止痛,适用于气滞血瘀、食积日久而成的癥瘕积聚以及气滞、血瘀、食积、寒凝所致的各种痛证。

另外,研究表明,莪术还有抗肿瘤作用,现代临床用治宫颈癌以及其他癌肿,莪术油作为瘤内注射治疗宫颈癌,瘤组织坏死脱落,宫颈恢复光滑。莪术油除能直接杀瘤作用外,还能增强瘤细胞免疫原性,从而诱发或促进机体对肿瘤的免疫排斥反应。还有抗血栓、保肝和抑菌作用。

莪术在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肝癌、肺癌、胃癌等多种肿瘤。同时,莪术也可以与西医的化疗药物联合使用,能减轻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。

总之,“莪术”是一味难得的神奇中药材。

最后,希望大家以后再看到“莪术”这个名字,一定记住它的正确读音是“é zhú”,千万不要再错读成“wǒ shù”了,不然就要闹笑话了!

评论留言